冻胚复苏后到移植前的几小时,是胚胎活力最敏感的阶段,很多人不知道“护胚细节”,比如温度波动、操作时间过长,都可能影响胚胎状态。我邻居复苏1枚4BB囊胚后,因等待移植时胚胎暴露在室温下过久,移植后没着床;后来按“护胚流程”操作,另一枚囊胚成功着床。其实移植前护胚不难,3个细节要做好,帮胚胎保持最佳活力。
第一个细节:“严格控温,避免温差”。复苏后的胚胎需放在“37℃恒温转运箱”中,从实验室到移植室的过程中,温度波动不能超过±0.5℃;移植前医生准备器械时,胚胎也要放在恒温台(37℃)上,不能直接暴露在室温下(尤其是冬季室温低时)。某机构数据显示,严格控温的胚胎,移植后着床率比温差超1℃的高13%。邻居第一次移植时,转运箱温度没校准,到移植室时降到36.2℃,影响了胚胎活力。
第二个细节:“缩短暴露时间,快速衔接”。复苏后的胚胎在体外暴露时间建议控制在30分钟内,从复苏完成到移植开始,尽量减少等待环节(如提前确认移植室准备情况,避免医生临时调配器械)。邻居后来的移植,提前和医护沟通好时间,复苏完成后15分钟就开始移植,胚胎体外暴露时间短,状态更稳定。
想确认机构的护胚流程是否规范,可咨询试管机构的胚胎学家,了解从复苏到移植的具体操作步骤;也可要求查看“胚胎转运温控记录”,确保温度全程达标。
若对护胚有顾虑,也可通过做试管婴儿哪里好平台,筛选“胚胎复苏-移植无缝衔接”的机构,减少中间环节对胚胎的影响。
